从油漆工到生态共建者——曹建喜在金牌涂装师交流会上的分享
发表时间:2025-04-26浏览量:
在金牌涂装师交流会上,法莱利平台策划顾问曹建喜以“老油漆工”身份,用质朴而幽默的语言,回顾了从业十余年的酸甜苦辣。他以亲身经历串联起涂装行业的变迁,从“手指画漆花”的匠人岁月,到呼吁构建“涂装师、服务中心、工厂三位一体”的行业生态,再到展望“带老婆孩子出国畅饮”的未来愿景。这场演讲不仅是个人奋斗史的缩影,更是一幅行业转型的鲜活图景。
一、指尖岁月:油漆匠人的苦与乐
“十五块钱的油漆加两块钱刷子,刷完寿材能拿三百八十八到六百的红包——这是最赚钱的活儿!”曹建喜以这段回忆开场,瞬间勾起在场涂装师的共鸣。他细数早年经历:同行们用胶带纸粘家具边缘,调聚氨脂漆后“咚咚往上一倒”;工钱按“一块钱油漆配一块钱工资”计算;那是油漆工的黄金岁月。
行业记忆:从土漆、瓷光漆、乳胶漆到硅藻泥、艺术涂料,亲历涂装技术迭代;
职业代价:因长期接触大桥牌单组份地板漆,手指指纹磨没、出血;刷防锈漆中毒住院半月,脸颈皮肤因沥青漆过敏“层层脱皮,前白后黑”,母亲心疼“儿子找不到媳妇”。
他坦言:“问我为啥不做油漆了?不是不想,怕做油漆娶不到媳妇,怕油漆中毒身体扛不住!”这段经历让他深知:匠人需要更安全、体面的生存环境。
二、生态破局:三位一体的落地实践
“七分涂料,三分施工——但话语权在我们手上!”曹建喜举起话筒,剖析法莱利平台的生态逻辑:
涂装师:技术话语权
以嘉宝莉漆为例,因其固化剂中“藏港币”的营销案例,证明油漆具有相当大的话语权。
呼吁涂装师反馈痛点:哪些产品“施工简单、利润高、好卖”?需直接对接工厂改进配方。服务中心:本地化枢纽
疫情期间涂装师俱乐部解散的教训:油漆工痛点“有活没人干,有人没活干”需靠服务中心精准匹配。工厂:精准研发
与楼总合作十余年,从“拿话筒手抖”敢上台吹牛皮;
计划建立技术群,施工问题实时反馈,“哪怕凌晨发消息也要回”。
他现场展示“金牌涂装师证”:“以后甲方嫌贵,就把证甩他脸上——我和路边师傅不一样!
”
三、未来图景:从江湖兄弟到笑谈人生
“以前做油漆,整天只能和刷子说话;现在,我要带兄弟们唱歌喝酒闯世界!”曹老师描绘的愿景充满烟火气:
短途目标:重启涂装师聚会,从30人扩展到300人,“吃盒饭、吹牛皮、聊心事”;
中期规划:借AI与自媒体打造个人IP,如“杭州找油漆工,第一个跳出黄老师”;
终极梦想:组织团队出国游,“花平台的钱不心疼”——他已借法莱利平台去过马来西亚“平生第一次坐飞机”。
他特别叮嘱:“下次聚会,必须带老婆孩子!让人家知道,做油漆的也能体面团圆。”